中秋節(jié),又稱祭月節(jié)、月光誕、月夕、秋節(jié)、仲秋節(jié)、拜月節(jié)、月娘節(jié)、月亮節(jié)、團圓節(jié)等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
中秋節(jié),潮汕人為何要拜月娘、吃芋頭、燒瓦塔?潮汕地區(qū)中秋節(jié)至今保留了很多古代習俗:
一、拜月娘:
拜月娘,就是祭月,在百家號《中秋節(jié),拜月娘,月光中寄托美好的愿望,如今您是否記得?》一文中,六甲番人已詳細介紹拜月娘過程,在此不過多累述,簡單說,拜月娘由婦女主祭,孩子可參與,供品主要是瓜果月餅,意在請月娘保賀孩子聰慧、女子美貌、家宅平安。
二、祭祖:
潮人普遍有祖先崇拜,逢年過節(jié)都會祭祖,中秋節(jié)也不例外,但與過年、冬節(jié)、清明、七月半等節(jié)日不同,中秋主要供品還有月餅,祭祀地點一般是在自己家中。
三、糕仔(潮式月餅):
每逢中秋,全國人民必吃月餅,然而絕大部分人只能吃到工廠流水線生產(chǎn)的月餅,看似外表美觀高大上,實際卻不知讓防腐劑保鮮了多久,且缺乏個性和感情寄托,而潮式月餅則完全不同,屬純手工制作,又稱“糕仔”。
潮汕地區(qū)在中秋前幾天,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動手準備祭祖祭月食品,其中就有糕仔,其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綠豆粉,經(jīng)加工熟后用模具壓制而成,圖案精美,一般以圓形為多,也可隨心而選。
四、吃芋頭:
“芋”字在潮語與“胡”字同音,剝芋皮、吃芋頭其實就是“殺胡頭”之意,元朝時,潮人深受元兵欺辱殺戮,為了不忘這段歷史,后人就因“芋頭”、“胡頭”諧音,且芋頭形似人頭,就借剝芋皮、吃芋頭來告慰祖先,此俗歷代相傳,至今猶存。
中秋節(jié)的來源
五、燒瓦塔:
潮人中秋燒瓦塔,一是紀念當年潮州人放煙火殺掉元兵,二是潮音“瓦”字與“蟻”同音,“燒瓦”就是“燒蟻”,意為燒死螞蟻,來年就不再有蟻害。
瓦塔由無用之殘磚瓦片堆成,高兩三米,柴草填實塔里內(nèi),點燃火勢沖天,再投以硫磺、鞭炮等,聲勢動天,蔚為壯觀。
除了以上習俗,以前潮人還有“落老爺”、“游月娘”等習俗,不過現(xiàn)今多不見。
最后,祝大家中秋節(jié)快樂!